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历史长河中,有一个名字始终震撼人心——岳飞。他本是河南汤阴的农家子弟,却用手中的长枪和赤诚之心,在金兵南下的铁蹄声中,撑起了南宋半壁江山,书写下一段悲壮而传奇的抗金故事。
岳飞出生在北宋末年,自幼习武,尤其擅长骑射和枪法。少年时,母亲姚氏在他背上刺下“精忠报国”四个字,这四个字不仅是家族的期许,更成为他一生坚守的信念。北宋灭亡后,金兵继续南下,南宋朝廷偏安一隅。20岁的岳飞毅然投军,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抗金生涯。
初入军队,岳飞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。在多次小规模战斗中,他带领士兵以少胜多,名声逐渐传开。建炎四年,他收复建康府,这是南宋军队首次从金兵手中夺回重要城池,极大鼓舞了抗金士气。此后,岳飞组建“岳家军”,这支军队纪律严明,流传着“冻死不拆屋,饿死不掳掠”的口号,深受百姓拥护。
展开剩余48%绍兴四年,岳飞第一次北伐,成功收复襄阳六郡,这是南宋建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收复失地。他的军事指挥风格灵活多变,擅长根据战场形势制定战术。面对金兵的“拐子马”“铁浮屠”等精锐骑兵,岳飞让士兵持长刀、大斧,专砍马腿,打破了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。在郾城之战中,岳飞仅率背嵬军八百骑兵,便冲击金兵一万五千精锐,杀得金兵丢盔弃甲。
然而,岳飞的节节胜利却让南宋朝廷心生不安。当时的宋高宗一心只想与金国议和,以宰相秦桧为首的主和派,更是视岳飞为眼中钉。绍兴十年,岳飞正准备乘胜追击,收复中原,却在一天之内收到十二道金牌,被勒令班师回朝。他仰天长叹:“十年之功,废于一旦!”回到临安后,秦桧等人诬陷岳飞谋反,将他投入大牢。绍兴十一年十二月,岳飞在大理寺内被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杀害,年仅39岁。
岳飞虽然离世,但他的抗金事迹,展现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坚定意志;他“精忠报国”的精神,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如今回望那段历史,人们依然能感受到岳飞用热血和生命,在动荡年代里书写的忠义与担当,这股力量穿越时空,始终激励着后人。
发布于:湖南省融丰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-配资门户网站平台-最可靠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