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今天看到一个新闻,真的颠覆了我的三观,简直是年度最强魔幻事件!
一个24岁的中国小伙,铁杆“乌粉”,天天在网上挺乌克兰,甚至都要报名上战场了,结果你猜怎么着?
他被乌克兰安全局当成“中国间谍”给抓了,可能要判15年!我当时就懵了,查了半天才发现,他竟然是因为把捡来的导弹碎片做成行李牌,在网上卖给国内军迷!
我一开始以为他只是倒霉,但深挖下去,我发现从俄罗斯到乌克兰,这背后藏着一个专坑海外军迷的“隐形巨坑”,很多人踩了都不知道!
你说这事儿闹的,一个军迷愣是把自己玩成了"国际间谍",这剧情比好莱坞电影还离谱。
最近乌克兰安全局抓了一对中国父子,罪名是窃取"海王星"导弹机密,结果中国网友一扒底裤——好家伙,这不就是B站上那个天天开箱战场残骸的"乌粉"嘛!
这事儿得从俄乌战场说起。现在基辅街头随便捡块铁皮,保不齐就是苏-34的蒙皮或者"海马斯"的弹片。
有个姓陈的小伙子,24岁,以前在基辅读理工科,后来因为挂科被退学。
这哥们儿是个资深军迷,在B站上开了个账号,专门展示从战场上淘来的"纪念品":被击落的苏-34尾翼碎片、"莫斯科"号巡洋舰上的螺栓、甚至还有带弹孔的防弹插板。
最绝的是他把这些军品残骸加工成行李牌,在某鱼上明码标价,一块标着"海王星导弹残片"的金属牌敢卖到2800人民币。
要说乌克兰安全局怎么盯上他的?问题就出在这个"海王星"上。
这种导弹去年刚把俄军旗舰送进海底,属于乌军现役王牌装备。
小陈同学不仅搞到了导弹残骸,还在商品详情里标注具体部位和参数,这不等于拿着大喇叭喊"我这儿有军事机密"吗?
他那个常驻国内的老爹更冤,每次来乌克兰探亲都帮儿子带货,结果被认定成"转移情报的共犯"。
其实这种战场纪念品买卖在乌克兰早就是灰色产业。
基辅跳蚤市场上,俄军T-90的爆反装甲被切成手机壳,阵亡士兵的狗牌当钥匙扣卖。
但人家本地人卖这个顶多算倒卖军品,换成中国人性质就变了——去年就有个中国留学生因为邮寄俄军头盔被判刑,莫斯科法院可不管你是不是军迷。
最讽刺的是,这个小陈去年还发视频炫耀自己加入了乌克兰"国际战队",嘲笑参加俄军雇佣兵的同胞"合同不正规"。
结果现在乌克兰反手给他扣个间谍罪,最高能判15年。这让我想起去年那个王姓"乌粉",因为拍摄防空导弹阵地视频被判刑,在法庭上哭着要给乌军捐款表忠心。
说到底啊,军事爱好者收藏点退役装备本无可厚非,但现役武器残骸的水太深。一块导弹尾翼碎片在军工人眼里就是现成的技术样本,能分析出材料工艺、涂层特性。
当年南联盟击落F-117后,中俄专家围着残骸研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呢。现在俄乌战场上这些苏-35的航电碎片、"匕首"导弹的引导舱,哪个不是行走的军事机密?
军迷圈有句话叫"收藏止于现役",可惜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越界。
要我说啊,与其冒险倒腾这些要命的"纪念品",不如学学老前辈们——弄个59坦克模型玩玩得了,至少警察叔叔不会找你喝茶。
融丰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-配资门户网站平台-最可靠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